注:本专家学者库资料来源主要由学校官网及专家个人提供,如有内容不符,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电话:87324688
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史学会理事。
中文名 康瑞军 领域 艺术学
性别 所在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所在部门 音乐学院 专业职称 教授
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生 是否博导
研究方向

中国音乐史学

人物简介

教育背景:
文学博士:2004-2007,上海音乐学院,导师:洛秦教授。
文学硕士:2000-2003,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导师:高兴教授。
文学学士:1995-1999,山西大学师范学院音乐系,导师:康滇教授。
2010.6-9月,2012年8月—2013年8月 ,先后两次赴美国密歇根大学音乐学院从事访问研究。

工作经历:
2007至今,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003-2004,山东烟台师范学院音乐系,主讲中西方音乐史、和声、民族民间音乐等课程。  


代表性论文

1、“时空观念的统一:有关中国音乐史教学与研究的思考”,《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2、宋代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考述——以元丰改制到绍兴时期为例”,《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3、“唐宋之际的宫廷音乐机构考述”,《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4、“南宋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考述”,《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5、“晚唐五代宫廷乐官制度考述”,《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6、“宋代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考述——以宋初至元丰改制时期为例”,《文化艺术研究》2008年第2期。
7、“论唐末仗内教坊的实质及其他”,《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8、“历代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研究现状述评”,《中国音乐学》2007年第3期。
9、“和雇制度及其在宋代宫廷音乐中的作用”,《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0、“中国音乐史学会第九届年会侧记”,《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1、“对二度创作的二度创作”,《钢琴艺术》2006年第12期。
12、“苦心孤诣寻竹迹:唐俊乔与中国青年民族乐团专场音乐会观后感》,《人民音乐》2005年第10期。
13、“以K.380为例小议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的演奏风格”,《钢琴艺术》2005年第7期。
14、“寻踪阿尔堪”,《钢琴艺术》2004年第8期。
15、“试论唐代音乐的创新与继承问题”,《黄河之声》2004年第1期。
16、“唐代宫廷音乐繁盛原因探索”,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大学。2003a
17、“中国音乐常用术语英译探微”,《黄河之声》2003年第2期。
18、“以田野的方式重构自我”,载于《启示、觉悟与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三十年(1980-2010)》卷五“著作、述评”,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19、“宋代音乐史研究的社会史取向——以音乐制度为例”,载《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20、“从婺剧乱弹【三五七】看戏曲曲体的发展轨迹”,载《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21、“古代音乐表演实践的生成-变迁机制——唐宋宫廷音乐文化转型的制度分析”,载《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22、“中国古代仪式音乐研究的时间维度——以宋代宫廷音乐为例”,载《黄钟》2012年第3期。
23、“中国音乐教育史的研究现状、范畴与方法——从近30年来研究成果的文献综述谈起”,载《音乐探索》2012年第2期(合著,第一作者)。
24、“宋代教坊大使丁仙现其人其事”,载《交响》2012年第2期。
25、“跨国跨文化视野中的中国音乐史学经验:林萃青《宋代音乐史论文集:理论与描述》学习札记”,载《音乐艺术》2012年第2期(合著,第一作者)。
26、“世界音乐视野中的再定位:中国音乐史实验性研究思路新探”,载《文化艺术研究》,2014年第1期。
27、“‘比较音乐学’视野下普通高校中国音乐史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新探”,载《中国音乐教育》2014年第4期。
28、“‘新史学’与宋代音乐研究的学科语境——写在‘第二届宋代音乐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载《音乐艺术》2014年第2期。
29、“通识教育·情感体验·人格养成——普通高校中国音乐史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与案例设计”,载《音乐探索》2014年第2期。
30、“全球化时代的他者眼光——赴美访学见闻与学科反思”,载《人民音乐》2014年第7期。
31、“国际化视野下宋代音乐研究的新动向和新思考(2009-2013)”,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32、“建构音乐人类学的中国话语——洛秦的音乐人文叙事”,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1日。
33、“海外孔子学院音乐文化传播诸问题与对策——以美国密歇根大学孔子学院为例”,载《音乐探索》2015年第4期。
34、“音乐中的社会关系写照:音乐表演研究的另一种可能”,载《音乐艺术》2016年第2期。
35、“作乐:什么是好的表演?何以见得?”【(新西兰)克里斯托弗·斯默原著《作乐:演奏与聆听的意义》部分内容选登】,(与洛秦教授合作翻译),载《音乐艺术》2016年第2期。
36、“宋代文人的音乐生活与空间体验——以《全宋诗》为例”(第二作者),载《音乐探索》2017年第1期。
37、“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典舞的引导和启示”(第二作者),载《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38、“宋代婴戏图像中的儿童早期音乐教育活动考”,载《交响》2017年第4期。
39、“《宋代乐论》辑录:论音乐生活”(第二作者),载《音乐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
40、“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师音乐专业学科建设的挑战与出路”,《音乐探索》2020年第4期。

科研成果

1、主持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宋代城市音乐文化中的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研究》(编号:18BD072),起止时间:2018-2022年。
2、主持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社会转型与乐制变迁:以宋代音乐制度为例”。起止时间:2009-2012年。
3、主持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输出与对外音乐交流策略研究:以北美地区孔子学院为例”。起止时间:2013-2016年。
4、主持中央教科所“音乐欣赏教学的最优化改革研究”课题。起止时间:2009-2010年。
5、合作主持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课题:“中国历代乐论汇释·宋辽金卷”。起止时间:2008-2011年。
6、主持华中师范大学社科处“丹桂计划”课题:“社会转型与乐制变迁:以宋代音乐制度为例的研究”。起止时间:2008-2010年。
7、参与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度自主科研项目:“中国音乐教育制度史研究”,起止时间:2009-2011年。
8、参与教育部2010年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中国音乐教育制度史研究”,项目起止时间:2010—2013年。
9、主持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培育项目“10-17世纪中国音乐传承脉络与机制研究”,2017-2020年。

主要著作

1、《宋代宫廷音乐制度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1月初版, 2013年第二版。
2、《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简编》(第二作者),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初版,2016年5月第二版。
3、《宋代音乐史学:理论与描述——林萃青音乐文集》(译者之一、特约编辑),2012年1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4、《视野·观念·方法:中国音乐史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北岳文艺出版社,2014年6月版。
5、《大辞海·音乐舞蹈卷》(参与编撰部分条目),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6、《艺术中的音乐》(翻译1篇文章),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年10月版。
7、主编《宋代音乐研究文论集》“音乐机构与制度卷”、“音乐理论与述评卷”(合作),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6年10月。

个人荣誉

1、华中师范大学2007-2008年度教学工作优秀一等奖;
2、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3、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度考核优秀。
4、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本科教育实习“优秀指导教师”。
5、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度“优秀毕业生”。
6、2010年6月荣获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主办的第一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光荣称号。
7、“论时空观念的统一:有关中国音乐史教学与研究的思考”,获2012年“湖北省第七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