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专家学者库资料来源主要由学校官网及专家个人提供,如有内容不符,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电话:87324688
男,祖籍河南汤阴县,出生于兰州市,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兼职教授,日本国立东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
中文名 李力 领域 法学
性别 所在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所在部门 法学院 专业职称 教授
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生 是否博导
研究方向

先秦秦汉法制史、简牍学

人物简介

教育背景:
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法学学士(1985)、法学硕士(1988);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2006);
 
工作经历:
曾任中央民族大学法律系讲师、副教授、法律系副主任(1988.1-1997.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副教授、教授、法律系主任(1997.1-2014.4);
 以及(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06.11.13-2007.2.12);
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2007.9.1-2008.8.31);

代表性论文

1.《亦谈“隶臣妾”与秦代的刑罚制度》,《法学研究》1984年第3期。 

2.《秦刑徒刑期辨正》,《史学月刊》1985年第3期。后收入《百年回眸:法律史研究在中国》第二卷(当代大陆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3.《中国古代徒刑制度的起源》,《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87年第2期。 
4.《刑·法·律——先秦法观念探微》,《中外法学》1989年第5期。 
5.《从几条未引起人们注意的史料辨析<法经>》,《中国法学》1990年第2期。后收入《中   
国法制史考证》甲编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6.《论春秋末期成文法产生的社会条件》,《法学研究》1990年第4期。 
7.《〈法经〉的篇目及其亡佚》,《法律史研究》第一辑(《中国法律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8.《参考古今,博稽中外——试论沈家本的法学研究》(合著),《沈家本法律思想研究》,法律出版社1990年。 
9.《近代中国的律师观》,《走向法治之路——20世纪的中国法制变革》,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6年。 
10.《秦律“渎职罪”初探》,《法律史论丛》第5辑,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 
11.《秦简“小隶臣妾”的身份与来源》,《法学研究》1993年第3期。 
12.《夏商周法制研究评析》,《中国法学》1994年第6期。 
13.《东周盟书与春秋战国法制的变化》,《法学研究》1995年第4期。 
14.《〈九刑〉、“司寇”考辨》,《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 
15.《夏商法律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法律史论集》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 
16.《从银雀山汉简<守法守令等十三篇>看齐国法制》,《法律史论集》第2卷,法律出版 
社1999年。 
17.《发掘本土的法律观:古文字资料中“礼”及“刑”、“法”、“律”字的法文化考察》,《法律史论集》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 
18.《〈法经〉源流考辨》,韩国明知大学法学研究中心主编《明知学刊》创刊号,2000年2月。 
19.《20世纪甲骨文法律史料的整理与研究》,《法律史论集》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 
20.《司法独立:孙中山的理想与实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21.《“以蠡测海”:林针眼中的美国法制——<西海纪游草>读后》,张生主编《中国法律近代化论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22.《睡虎地秦简“隶臣妾”身份问题的研究及其评述》,(台北)中国法制史学会主编《法制史研究》第四期,2003年12月。 
23.《先秦法制研究之批判》,《中国法制史考证》甲编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4.《东周盟书与法制》,《中国法制史考证》甲编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5.《关于<二年律令·具律>简93-98之归属问题的补充意见》,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六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 
26.《〈历代刑法考·刑法分考十一〉之补正(之一)——考古资料中所见秦汉“隶臣妾”史料汇辑》,《沈家本与中国法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1月。 
27.《危机·挑战·出路:“边缘化”困境下的中国法制史学——以中国大陆地区为主要对象》,(台北)中国法制史学会会刊《法制史研究》第八期,2005年12月。 
28.《关于〈二年律令〉题名之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主办《简帛研究2004》,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9.《秦铜器铭文所见“隶臣”及“鬼薪”、“城旦”身份考》,中国政法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三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 
3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评籾山明先生新作〈中國古代訴訟制度の研究〉》,(台北)中国法制史学会会刊《法制史研究》第十期,2006年12月。 
31.《借题发挥:中国法制史向何处去?》,《政法论坛》2006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法 
理学、法史学》2007年第3期转载) 
32.《20世纪秦“隶臣妾”身份问题研究的回顾及其评述》(修订本),中国法律史学会会刊《法律史论集》第6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 
33.《张家山汉简所见“隶臣妾”身份再研究》,《中兴大学历史学报》第18期,2007年 
6月。 
34.《评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新史学》第十八卷第四期,(台北)2007年12月。 
35.《论“徒隶”的身份?——从新出土里耶秦简入手》,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2月。 
36.《〈秦律十八种•徭律〉析出〈兴律〉说质疑》,《中国文字》新33期,(台北)艺文 
出版社2007年12   月。 
37.《行き先はどこか?——ここ三十年の中国の大学の法学教育の発展の概况とその问题点》,《名城法学》第57卷第四号,(名古屋)名城大学法学会2008年3月。 
38.《〈奏谳书〉题名等诸问题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主办《简帛研究二〇〇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 
39.《重视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避免重复研究》,《法学研究》2009年第2期。 
40.《发现最初的混合法:从睡虎地秦简到张家山汉简》,《河北法学》2010年第2期。 
41.《寻找商代法律的遗迹——从传世文献到殷墟甲骨文》,《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42.《日本张家山汉简法律文献研究相关论著目录(1985.1-2008.7)》,《简帛研究二〇〇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43.《出家·犯罪·立契——1-6世纪“僧人与法律”问题的初步考察》,《法制史研究》第17期,(台北)2010年6月。   
44.《追本溯源:“刑”、“法”、“律”字的语源学考察》,《河北法学》2010年第10期。 
45.《从〈揅契枝谭〉到〈甲骨文法律文献译注〉——关于商代甲骨文法律史料整理研究的学术史考察》,徐世虹主编《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四辑,法律出版社2010年12月。 
46.《陶安あんど著〈秦漢刑罰體系の研究〉》,土口史记日译,《东洋史研究》第69卷第3号,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2010年12月。 
47.《百年反思:甲骨文与商代法制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5期。 
48.《从另一角度审视中华法系:法家法律文化的传承及其评判》,《法学杂志》2012年第6期。 
49.《1904-2009年: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与商代法制史研究》,王沛主编《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50.《两周青铜器铭文法典说略》,王宏治主编《历代法典说略》,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年12月。
 

科研成果

(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国家“七五”社科重点项目,项目参与人。  
(2)《中国法律思想通史》(夏、商、西周卷),国家“七五”社科重点课题,项目参与人。  
(3)《中国法制通史》(夏商周卷),国家“七五”、“八五”规划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项目参加人,该卷副主编、主要作者之一。  
(4)《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北京市教委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二人合作承担。  
(5)《百年中国史话》之《法制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独立承担。  
(6)(台北)中央研究院重点项目“僧人与法律”之子课题“出家•犯罪•立契:1-6世纪‘僧人与法律’问题的初步考察”。
(7)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甲骨文法律史料的整理与研究”(02JA820017)。
(8)参加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秦汉法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徐世虹教授主持,项目批准号:2007JJD810169)。
(9)参加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秦简牍的综合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陈伟教授主持,项目批准号:08JZD0036)。
(10)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法律文明史”(主持人: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教授,项目编号:11&ZD081)之子课题。

主要著作

(一)部分著作:
1.《“隶臣妾”身份再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  
2.《张家山二四七号墓汉简法律文献研究及其述评(1985.1-2008.12)》,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所2009年。
3.《出土文物与先秦法制》,(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  
4.《法制史话》(修订版,近代精神文化系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5.《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合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2006年。
6.《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年。  
7.《中国法制通史》第一卷(夏商周卷,副主编、主要作者之一),法律出版社1999年。
8.《中国法律思想通史》第一卷(夏、商、西周卷,合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9.《身份与契约:中国传统民事法律形态》 (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10.《罪与罚:中国传统刑事法律形态》(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11.《礼与法: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总论》(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二)日文译著部分
1.[日]籾山明著:《中國古代訴訟制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2. [日]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合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后收入“汉译世界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2013年5月。
其他
3.[日]冈野诚:《〈唐律疏议〉中‘例’字的用法》(上)(下),《法律史论集》第3卷、4卷,法律出版社2001、2002年。
4.[德]陶安:《律与例之间——通过明代赎法看古代中国法之一斑》(上)(下),《法律史论集》第4卷、5卷,法律出版社2002、2003年。
5.[日]三浦隆:《实践宪法学》(合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
6.[日]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合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
7.[日]寺田浩明:《中国清代的民事诉讼与“法之构筑”──以《淡新档案》的一个事例作为素材》,易继明主编《私法》第6辑,法律出版社2004年。
又,收入[日]寺田浩明著,王亚新等译《权利与冤抑——寺田浩明中国法史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
8.[日]宫宅潔著:《悬泉置及其周边——敦煌至安西间的历史地理》,《简帛研究2004》,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9.[日]籾山明:《秦汉刑罚史的研究现状——以刑期的争论为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古籍整  
理研究所编《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三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日]冈野誠:《对武则天的诅咒与裴怀古的守法——围绕唐代一起诬告僧侣的案件》中  
国政法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三辑,中国政法大学出
版社2007年。
11.[日]永田英正:《关于睡虎地秦简秦律所见隶臣妾》,《法律史论集》第6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
12.[日]仁井田陞:《敦煌發現〈十王經圖卷〉所見刑法史料》,中國法制史學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編《法制史研究》第十一期,(台北)2007年6月。
13.[日]竹田健二:《〈曹沫之陈〉中竹简的缀合与契口》,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主办《简帛研究二〇〇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14.[日]水间大辅:《秦律、汉律关于未遂、预备、阴谋罪的处罚——以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主办《简帛研究二〇〇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15.[日]松田美惠子:《台湾地区的法制史学界之动向》,曾宪义主编《法律文化研究》第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16.[日]夫马进《讼师秘本的世界》,《北大法律评论》第11卷第1辑(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17.[日]冨谷至《江陵张家山二四七号墓出土竹简——特别是关于〈二年律令〉》,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二〇〇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18.[日]岡野诚《关于天圣令所依据唐令的年代》,徐世虹主编《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四辑,法律出版社2010年12月。
19.[德]陶安《关于上海图书馆藏薛允升〈唐明律合刻〉手稿本》,徐世虹主编《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四辑,法律出版社2010年12月。
20.[日]广濑薰雄:《包山楚简所见的证据制度》,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编《日本学者中国法论著选译》(上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
21.[日]水间大辅:《秦律、汉律中有关共犯的处罚》,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编《日本学者中国法论著选译》(上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
22.[日]石冈浩:《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之〈盗律〉所见磔刑的作用——诸侯王国视野之下的严刑适用》,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编《日本学者中国法论著选译》(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
23.[日]鹰取祐司:《汉代的死刑奏请制度》,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编《日本学者中国法论著选译》(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

(三)法律古籍点校整理:
[清]吴坤修等编撰,郭成伟主持点校:《大清律例根源》(全四册,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本人点校第一册(第1-20卷),311页之前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