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专家学者库资料来源主要由学校官网及专家个人提供,如有内容不符,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电话:87324688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中文名 李清临 领域 历史学 、考古学
性别 所在单位 武汉大学
所在部门 历史学院 专业职称 副教授
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生 是否博导
研究方向

文物的生产工艺与技术、矿料来源与产地研究

人物简介

教育背景: 
1994-1998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
1998-2001年,在安徽农业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
2001-2004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4年7月-2007年11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讲师;
2007年12月-2012年4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2年4月-2013年4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人类学系,访问学者;
2013年4月至今,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代表性论文

1、《微量元素示踪古代青铜器铜矿料来源的可行性》,《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4,16(3);
2、《微量元素示踪法在古代青铜器铜矿料来源研究中的应用》,《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25(1);
3、《微量元素示踪法在青铜器铜料来源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江汉考古》,2007(2);
4、《科技考古学概述》,《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5);
5、《二里头文化研究的新视角——从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比值看二里头四期的文化性质》,《江汉考古》,2007(4);
6、《中国古代玻璃与琉璃名实问题刍议》,《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63(5);
7、《古陶产地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华夏考古》,2011(1);
8、《安阳殷墟出土陶水管的工艺与技术研究》,《江汉考古》,2011(2);
9、《河南禹县阳翟遗址出土古玻璃的科学分析》,《考古与文物》,2011(4);
10、《化学成份在钧瓷胎釉反应层中分布模式的线扫描分析》,《化学学报》,2011,69(8);

科研成果

1、“湖北巴东旧县坪遗址出土遗物的工艺与产地研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08QNXM15),2008.06-2010.06,主持;

2、“古代钧窑瓷器的工艺技术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70后计划项目)(112275967),2010.08-2012.08,主持;
3、“五代、北宋时期的耀州窑对汝窑制瓷工艺的影响研究”,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jyte122),2011.04-2013.04,主持;
4、“古代长江中游社会变迁研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70后”学者学术团队建设计划项目,2010.06-2012.12,30万,参加;
5、“两湖地区的古代陶瓷窑炉研究”,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jyte573),2012.02-2014.01,主持。

个人荣誉

2017-2018学年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2018-2019年度査全性教授1977奖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