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专家学者库资料来源主要由学校官网及专家个人提供,如有内容不符,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电话:87324688
男,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当代思想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武大—杜克“中西文论的对话互鉴研究”联合科研平台负责人。
中文名 李松 领域 文学
性别 所在单位 武汉大学
所在部门 文学院 专业职称 教授
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生 是否博导
研究方向

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研究

人物简介

工作经历:
曾经从事哲学博士后研究,在哈佛大学东亚系与历史系、杜克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系从事两年半访问研究。

代表性论文

1. 《易地扶贫搬迁语境下贵州少数民族的空间认同感》,《贵州民族研究》,2021年第四期。
2. 《文学史述史的合法化反思》,《社会科学》,2021年第十期。
3. 《文化认同的困境与突围:马华文学批评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华夏文化论坛》,2021年第二期。
4. 《交往对话、文化转型与平行比较:巴赫金理论的中国接受》,《中国比较文学》2021年第四期。
5. 《<文艺理论研究>与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建设新动向》,《文化软实力研究》,2021年第二期。
6.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新闻题材:诗性与真实性的辩证》,《新闻传播与评论》,2021年第二期。(《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四期转载。)
7. 《现代何以成性?——关于纯粹现代性的研究报告》(上篇)(第二作者),《江汉论坛》2020年第二期。
8. 《现代何以成性?——关于纯粹现代性的研究报告》(下篇)(第二作者),《江汉论坛》2020年第三期。
9. 《米兰•昆德拉,文学流亡与认同悖论》,《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20年第四期全文转载。)
10. 《后殖民主义的中国问题:华语语系文学》,《湖北大学学报》2020年第三期。

科研成果

1.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戏曲的整理与改编研究(1949—1966)18BZW174
2.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评价机制研究”的子课题。(12AZD010)
3. 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二十世纪域外文论的本土化研究”(12&ZD166)
4. 主持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中国十七年戏曲改革的史料整理与研究。(16YJA760017)
5.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样板戏”编年史。2009年度。(111—275395)
6. 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会第四十二批博士后基金项目《中国美学的解释理论研究》;(20070420930)
7. 主持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重点项目(2017Z05)
8. 主持2013年度湖北省“十二五”社科基金课题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文学经典的批评研究;2013207
9. 主持2012年度湖北省“十二五”社科基金课题红舞台的政治美学——样板戏研究;(2012232)

主要著作

专著:
1. 《十七年文学批评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2. 《文学史哲学》(与张荣翼合著,排名第二),(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3. 《胜利荣光:芷江受降》,北方文艺出版社,2015。
4. 《天堑通途:中缅印抗战生命线》,北方文艺出版社,2015。

编著:
1. 主编《中国美学史学术档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
2. 主编“求是学术丛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 主编《陶冶:朱光潜谈美》,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11.
4. 主编《2009海峡两岸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秀威资讯出版公司,2009.4.
5. 参编《大众文化导论》,王一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三版。
6. 参编《西方文论史教程》(王一川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个人荣誉

1. 2006年7月被评为武汉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
2. 2008年度武汉大学学生工作先进个人;
3. 2009第六届湖北省文联文艺论文奖三等奖;
4. 2010年湖北省社科联首届“湖北青年学者论坛”三等奖;
5. 2011年第七届湖北省文联文艺论文奖一等奖;
6. 2013年第八届湖北省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
7. 武汉大学第十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8. 武汉大学第十四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