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专家学者库资料来源主要由学校官网及专家个人提供,如有内容不符,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电话:87324688
男,1978年出生,汉族,湖北省枝江市人。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同时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EMBA兼职教授。
中文名 冉克平 领域 法学
性别 所在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所在部门 法学院 专业职称 教授
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生 是否博导
研究方向

民法总则、物权法、合同法、侵权法与家事法等。

人物简介

学习经历:

1996.9—2000.7重庆大学法学院,法学本科;
2001.9—2007.6 武汉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硕士、博士,余延满教授指导;
2009.9—2011.10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博士后,王利明教授指导;
2013.9.2014.8,北京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2007.7—2010.10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讲师;
2010.11—2015.11,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
2015.11—至今,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教授。

学术兼职:
兼任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
湖北省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代表性论文

(1)CLSCI论文
1.“心中保留与戏谑表示的构建”,载《比较法研究》2016年第5期;
2.“民法典总则中意思表示错误的构建”,载《法学》2016年第3期;
3.“表见代理本人可归责性的反思与重构”,载《法律科学》2016年第1期;
4.“显失公平与乘人之危的现实困境与制度重构”,载《比较法研究》2015年第5期;
5.“物权私法保护的体系纷争与调和”,载《现代法学》2015年第5期;
6.“肖像权上的财产利益及其救济”,载《清华法学》2015年第4期;
7. “论机动车等特殊动产物权的变动”,载《法学评论》2015年第4期(人大《法学文摘》2015年第12期转载);
8.“民法典编纂视野中的第三人清偿制度”,载《法商研究》2015年第2期;
9.“冒名处分不动产的私法效果”,载《中国法学》201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5年第8期全文转载);
10.“《物权法》上的占有恢复关系”,载《法学》2015年第1期;
11.“私法上的合意及其判定”,载《现代法学》2014年第5期;
12.“代理授权无因性的反思与建构”,载《比较法研究》201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4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3.“论借名实施法律行为的效果”,《法学》,2014年第2期(人大《法学文摘》2014年第9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4年第7期全文转载);
14. “论违约解除后的责任承担”,载《法律科学》2013年第4期;
15. “论缺陷产品自身损失的救济路径”,载《法学》2013年第4期;
16.“论所有权受侵害的类型与规范适用”,载《清华法学》201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
17.“人格权法中的人身自由权”,载《法学》2012年第3期;
18.“我国《物权法》第180条第2款的理解与适用”,载《法学》2010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12年第4期全文转载);
19.“论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载《法学评论》2010年第4期。
20.“论未成年人受侵害的过失相抵”,载《法律科学》2010年第4期。
21.“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载《法学》2009年第8期。
22.“论强制缔约制度”,载《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11期。

(2)CSSCI论文
1.“民法上恢复原状的类型及其规范意义”,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2.“论抵押不动产转让的法律效果”,载《当代法学》2015年第5期;
3. “论公司对外担保合同的效力”,载《北方法学》2014年第1期;
4.“论产品责任的责任主体”,载《科技与法律》2013年第5期;
5. “论因第三人欺诈或胁迫而订立合同的效力”,载《法学论坛》2012年第4期;
6.“论配偶权的侵权法保护”,载《法学论坛》2010年第4期;
7.“论夫妻之间的侵权损害赔偿”,《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8.“缔约过失责任性质新论——以德国学说与判例的变迁为中心”,《河北法学》2010年第2期;
9.“论情谊行为中的侵权责任”,载王利明主编:《判解研究》(2009年第6期),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
10.“论我国侵权法的保护范围”,载《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11.“试论公物的概念、权利性质及其适用”,载《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2.“论公共利益的涵义及其在民法上的价值”,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3.“违约行为引起的非财产损害赔偿问题研究”,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1期(第二作者);
14.“继承回复请求权研究”,载《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二作者);

(3)一般论文
1.“论格式化免责条款的效力——兼评法释[2009]5号第9—10条”,载《私法》(第9辑第2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民法典总则的存废论——以民法典总则与亲属法的关系为视野”,载《私法》(第15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法人概念的反思与我国民事主体制度的构建”,载《私法》(第11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人格与人格权基本问题研究”,载《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第2期;
5.“论公序良俗对宪法权利的保护”,载《时代法学》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
6.“机动车致人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兼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之规定”,载《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第1期;
7. “企业法人目的范围外行为新探——兼评《合同法》第50条之规定”,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第1期(第二作者)

科研成果

在《中国法学》、《清华法学》、《法学》、《现代法学》、《法律科学》、《法商研究》、《法学评论》、《比较法研究》、《政治与法律》、《当代法学》等法学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法学文摘》等全文转载十多次。出版著作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省部级基金3项。

主要著作

《强制缔约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约25万字。
《产品责任理论与判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约36万字。
《物权法总论:学说与判例》,法律出版社 2015年版,约50万字。
《民法教程:民法总论·物权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约50万字。
《意思表示瑕疵研究》,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已付梓),约40万字。

个人荣誉

1.2016年8月荣获第十一届法学家论坛二等奖;
2.2017年3月荣获 “第五届湖北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称号;
3.2018年6月获“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