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专家学者库资料来源主要由学校官网及专家个人提供,如有内容不符,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电话:87324688
男,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纪委书记、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
中文名 王干 领域 法学
性别 所在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所在部门 法学院 专业职称 教授
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生 是否博导
研究方向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科技法与知识产权法

人物简介

教育背景:
1985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机械系,获工学学士;
1991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社科系,获哲学硕士;
2007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
1995年在武汉大学法学院进修;
2001年到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
2002年到香港大学访问;
2003年到加拿大UBC大学访问。

社会兼职:
中国科技法学会理事;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常务理事;
武汉市仲裁委仲裁员;

代表性论文

1、《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人民日报·理论版》(头条),2018年2月9日。
2、《我国生态农业法律制度研究》,《生态经济》2017年第3期;
3、《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确立的理论基础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视角》,《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8期;
4、《我国环境利益消极保护语境下的环境管理优化研究》,《管理世界》2016年第1期;
5、《中国矿区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机制和对策探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5期;
6、《我国农田土壤环境保护主体法制化研究》,《生态经济》2014年第7期;
7、《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外部性问题研究》,《理论月刊》2008年第7期;
8、《美国高科技园区中的产权制度及启事》,《科研管理》2007年第1期;
9、《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体系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0、《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的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科技与法律》2006年第2期;
11、《论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完善》,《现代法学》2006年第4期;
12、《论促进生态技术发展的法律制度安排》,《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3、《论商业方法专利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特区经济》2005年第1期;
14、《知识产权人拒绝行为违反反垄断法的构成要件――CSU L.L.C.诉施乐案》,《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第4期;
15、《动物权利与生态保护》,《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6、《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完善》,《科技与法律》2005年第3期;
17、《知识产权继承制度初论》,《知识产权》2005年第4期;
18、《世贸组织框架下贸易规则与环保条款的协调及困境》,《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8期;
19、《水权理论及实践问题浅析》,《行政与法》2004年第6期;
20、《试论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的外部性问题》,《科技与管理》2004年第3期;
21、《论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第6期
22、《Study on the Conflicts between Free Trad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USA-China Business Review》,Jul.2003;
23、《我国生态工业园区法律制度保障》,《科技与法律》2003年第2期; 
24、《我国技术合同立法的评价与完善》,《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第6期;
25、《论环境责任保险》,《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科研成果

1、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2、2018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研项目“卓越法律人才职业素质培养全覆盖、体系化研究”;
3、2017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实证研究”;
4、2016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当事人制度完善研究”(2016年度);
5、2014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生态文明视野下土壤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2014年度)。

主要著作

专著:
《流域环境管理制度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主编:
《地方法治视野中的司法改革》,长江出版社,2005年;

参编:
《新编 环境资源法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年;
《科技法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个人荣誉

1.2001年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2.2002年论文获成都社科院“2002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一等奖;
3.2004年获校研究生优秀管理人员称号;
4.2004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5.2005、2006年连续两年年终考评获得优秀;
6.2006年获第2届司法部全国法学教材与可研成果奖;
7.2006年获中国科技法学会优秀作品奖;
8.2006年获黄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