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刘献君 | 领域 | 教育学 |
性别 | 男 | 所在单位 | 华中科技大学 |
所在部门 | 教育科学研究院 | 专业职称 | 教授 |
学历学位 | 博士研究生 | 是否博导 | 是 |
高等学校管理,院校研究,大学德育
主要经历
1952年9月-1958年7月,湖南宁乡官山小学学习。
1958年9月-1964年7月,湖南宁乡三中学习。
1964年9月-1970年7月,华中工学院发配电专业学习。
1970年7月-1975年5月,华中工学院电机系硅元件厂工人、辅导员、系临时党委副书记。
1975年5月-1983年4月,华中工学院党委学生工作组组长、组织部副部长、青年工作部副部长(期间于1977年3月-1978年1月到襄樊市南漳县,任湖北省委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农村工作队工作组组长)。
1983年4月-1985年4月,湖北襄樊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1984年8月当选襄樊市市委委员。
1985年5月-1987年4月,中南政法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1987年5月-1992年6月,华中理工大学党校副校长、德育教研室主任(首任)、人文学部党总支书记、党委宣传部长。
1992年6月-1996年6月,华中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文学院院长、政教系系主任。
1996年6月-2000年4月,华中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2000年4月-2005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等教育研究》主编,教科院院长。
2005年6月-2015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等教育研究》主编。期间2003年起兼任文华学院副董事长,2010年起兼任文华学院院长。
学术兼职
1989年5月,当选湖北省思政课程研究会会长。
1998年8月,聘为教育部第一届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秘书长;(2004年2月,聘为第二届副主任委员)。
2000年8月,聘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02年1月,聘为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委员会委员。
2002年10月,当选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
200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聘为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规划制定专家。
2004年3月,聘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2004年6月,当选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2005年5月,聘为教育部全国教育干部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6年11月,聘为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
2008年7月,当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会长。
2012年8月,当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17年8月,聘为山东省高等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刘献君著,《大学德育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
刘献君著,《文化素质教育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
刘献君著,《个性化教育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年。
刘献君著,《院校研究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1年。
刘献君著,《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
刘献君著,《大学之思与大学之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年。
刘献君著,《高校战略管理》,人民出版社,2008年。
刘献君著,《大学之道-刘献君教育论丛》,人民出版社,2015年。
刘献君著,《强国必先强教》,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
刘献君著,《人生的关键瞬间》,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
1991年6月,获全国优秀党员教育工作者称号,受到中宣部表彰
1997年9月、2001年5月,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
1997年9月、2005年10月、2013年3月,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共三次。
1999年6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2001年5月,获全国第二届教育图书一等奖。
2006年9月,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9年5月,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9年6月,获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度我最喜爱的导师”。
2013年3月,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3年6月,获从事高教工作逾30年高教研究有重要贡献学者称号。
2020年6月,入选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四十年四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