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专家学者库资料来源主要由学校官网及专家个人提供,如有内容不符,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电话:87324688
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委,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
中文名 刘玉堂 领域 经济学
性别 所在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所在部门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专业职称 教授
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生 是否博导
研究方向

楚文化、长江文化和中国民族史、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近年来兼及文化产业、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和规划

人物简介

社会兼职:       
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 
中国建筑园林研究会常务理事 
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会长 
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会长 
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代表性论文

重要论文:
1.《西周时期湖北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第4期; 
2.《楚国经济制度简说》,《光明日报》2004年6月15日; 
3.《荆楚文化与先进文化建设》,《光明日报》2004年8月17日; 
4.《关于长江文化及其研究的若干问题》,《光明日报》2005年1月25日; 
5.《湖北文化资源转化的战略思路和途径选择》,《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6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6.《唐代关于夫妻关系的法律规范》,《中国文化》2006年总第22期; 
7.《受命不迁 深固难徙》,《红旗文摘》(《求是》副刊)2007年第19期; 
8.《构建湖北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与对策》,《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9.《推进湖北文化产业强省工程建设策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8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10.《九头鸟的来龙去脉及其与湖北人的瓜葛》,《今日中国论坛》2009年第2~3期; 
11.《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与楚人“四方“观念》,《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第3期; 
1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体制、机制、体系的重构创新》,《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总第16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13.《唐代对官吏婚姻特权的法律规范》,《中国文化研究》2013年春之卷; 
14.《“宜昌好人”现象探赜》,《光明日报》2013年12月11日; 
15.《楚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光明日报》2014年7月18日; 
16.《上博简<君人者何必安哉>发微》,湖北社会科学》2016年第10期; 
17.《论嫘祖对中华文化的巨大贡献》,《中国文化研究》2016年第3期。

科研成果

重要项目:       
1.国家出版基金2010年度重点项目《世纪楚学》; 
2.国家社科基金2012年度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武当山庙会》(立项号:JRZ2012018); 
3.国务院办公厅、中央文史馆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湖北卷》; 
4.湖北省社科基金2009——2010年度重大招标项目《湖北文化强省战略研究》(立项号:〔2009〕126号); 
5.湖北省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三国文化的资源挖掘与产业化研究》(立项号:〔2006〕007); 
6.湖北省社科基金2008年度重点项目、人民出版社重点出版项目《汉水文化史》; 
7.浙江省社科基金2005年度重点项目《越文化图志研究》; 
8.湖北省社科基金2014年度重点项目《荆楚文化八千年》(立项号:2014ZD015)

主要著作

重要著作:
1.《楚国经济史》 
《楚国经济史》(独著)首次多维度、全方位对楚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中对楚国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直接生产者的身份与地位、宗法制度与等级构成以及社会性质等关键问题的探索尤为精深,深受学界嘉许。《光明日报》、《江汉论坛》等报刊有评介,作为大型学术丛书《楚学文库》之一种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和第十届中国图书奖。 

2.《荆楚文化志》 
《荆楚文化志》(与张正明先生合著)经由横竖交叉的考察,梳理出荆楚文化发生、成长和演变的线索,揭示出荆楚文化的特质、分衍状态和流迁趋势,以及荆楚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间多向的碰撞、交流和融合,进而如实地指出了荆楚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持久的推动作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有评介,作为大型学术丛书《中华文化通志》之一种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 

3.《湖北通史•先秦卷》 
《湖北通史•先秦卷》(与张正明先生合著)首次系统而深入地考察了湖北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旧石器时代湖北的人类和遗迹、新时期时代湖北的族类分布变迁与经济文化、夏商两代湖北的动荡和进步、西周时期湖北的剧变和渐兴、东周时期湖北的勃兴、极盛和骤衰。《江汉论坛》、《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报刊有评介,作为《湖北通史》之一卷获第三届湖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4.《世纪楚学》 
《世纪楚学》是国家出版基金重点项目,由刘玉堂任首席专家和主编,负责总体设计、审改编写大纲和通审定稿,并撰写其中《楚国水利研究》和《楚国交通研究》2部。全套丛书共12部,360万字,内容设计楚国礼仪、法律、封君制度、思想与学术、历史地理、水利、交通、农业与社会、饮食与服饰、楚简册、铜器与竹简文字以及楚器名物等,堪称新世纪楚学研究的集中展示,充分体现出学术性、继承性和创新性、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文化报》、《武汉大学学报》、《江汉论坛》、《江汉考古》等报刊有评介,湖北卫视《新闻联播》和《湖北日报》均作了专题报道,获第九届湖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其他著作:       
1.《湖北特色文化谈丛》,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主编; 
2.《楚学论丛》(一、二、三、四),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2012、2013、2014年版,主编; 
3.《湖北文化掠影》,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湖北读本》,湖北人民出版社、九通音像出版社2012年版,第一作者; 
5.《楚国水利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一作者; 
6.《楚国交通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一作者; 
7.《楚国文化概要》,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8.《荆楚文脉》(任主笔并负责全书框架设计和统稿),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9.《越楚文化比较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主编; 
10.《炎帝神农文化读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主编。

个人荣誉

已出版学术专著10部(含合著),其中《楚国经济史》、《楚国的城市与建筑》(与高介华合著)作为《楚学文库》中的二种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和“第十届中国图书奖”;《荆楚文化志》(系《中华文化通志》之一,与张正明合著)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湖北通史》(合著)获“首届湖北省政府图书奖”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优秀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参与撰写著作数十部,其中协助主编并任主笔的《楚文化志》获“光明杯” 优秀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二等奖(建国后首届全国性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担任主笔的《南国名都江陵》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随州》均获省级奖励。参与主持编纂并负责通审的《巴土文化丛书》获“第二届湖北省政府图书奖”。主编并参著的《公民道德建设读本》被评为“2002年度湖北省最有影响的十本书”之一,并位居该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社科类榜首。主编并参著的《看世界•看中国•看湖北》被评为“2003年度湖北省最有影响的十本书”之一,并位居该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文教类第四名。主编并参著的《感动中国》被评为“2004年度湖北省最有影响的10本书”之一,并位居该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前列。其代表性著作《楚国经济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将传世文献和考古资料有机结合并相互参验,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首次多角度、全方位对楚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和状况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中对楚国土地、赋税制度、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者的身份与地位以及楚国社会性质等问题的探索尤为精深,深受学界嘉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