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专家学者库资料来源主要由学校官网及专家个人提供,如有内容不符,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电话:87324688
男,1966出生,湖北恩施人,汉族,中共党员,工程硕士;现为湖北民族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文名 石庆秘 领域 艺术学
性别 所在单位 湖北民族大学
所在部门 美术与设计学院 专业职称 教授
学历学位 硕士研究生 是否博导
研究方向

美术创作、民族艺术理论与实践、民族文化遗产与数字化保护、艺术教育等

人物简介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1982年9月-1985年7月就读于恩施县师范;1992年9月-1994年7月就读于湖北美术学院;1999年9月-2001年7月就读于湖北美术学院,主修中国人物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3年9月-2005年7月结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硕士研究生班;2007年9月-2009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动画方向研究生班,获工程领域硕士;2011年9月-2012年7月中央美术学院“教育部国内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结业;2014年7月第四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高级研修班结业。1985年8月-1992年8月任教于恩施市黄泥塘中学;1994年9月-1999年8月任教于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01年8月至今任教于湖北民族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社会兼职: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湖北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中国画学会会员、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省级一流课程《素描》主持人。

代表性论文

1.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文献研究述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核心).2015.3;
2.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核心技术及空间文化解读. 参加“2015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小组发言,2015.10,中国·无锡;获第二届“费孝通艺术人类学优秀论文奖”;
3.非艺术化数字影像与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传承方式建构.民族论坛.2015.5;
4。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核心技术及空间文化解读.前沿.2015.06;
5.民族艺术学视域下土家族吊脚空间文化解读. 参加“中国艺术学的传统资源与当代构建理论研讨会暨第十一届全国艺术学年会”,会议交流发言.2015.11,中国·北京;
6.恩施美术创作中的地域性与当代性进程.恩施日报,2016.4.14;
7.民俗文化传承方式对民族高校美术创新教育的启示.美术教育研究,2016.6;
8.建国以来民族艺术创作的地域性与当代性进程.参加“2016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小组发言,中国长沙.2016.9;
9.参师学艺的艺术人类学价值阐释.艺术探索.2016.06;
10.民族艺术精神的流变与当代转换.第三届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高峰论坛.中国北京.2016.12。

科研成果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技艺·空间·仪式·文化:鄂西南民居文化研究》,2020-2022年,在研,经费25万元;
2、主持完成文化部“文化科技创新”项目《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传承与保护中的动画和虚拟技术应用研究》2012年-2016年,结题,经费5万元;
3、主持湖北省民委重点课题“恩施民俗文化的民族高校美术创新教育研究”,2014.12,结题,经费1万元;
4、主持完成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课题《以表现形式为切入点的素描基础教学探寻》;成果通过湖北省教育厅专家鉴定,2008、7;
5、主持完成湖北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项目《新课程背景下武陵地区艺术教育现状研究》,2012年结题;
6、主持完成湖北民族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基于意识悬搁的美术与设计创造意识与创作能力培养》,2014.12结题;
7、主持湖北民族学院教学研究重点项目《民族高校美术与设计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2014.6,结题;
8、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土家族织锦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应用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武陵山土家族民间美术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地方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国民委家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土家族图式构成与高校民间美术特色课程构建》等多项课题研究;参与校级教研教改项目10余项。

主要著作

1、主编《以表现形式为切入点的素描基础教学探寻》,河北美术出版社.2010年;
2、“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美术教学与改革系列丛书”(13本).丛书第二副主编,河北美术出版社,2010年;
3、《恩施美术家》,策划编辑,编委成员,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4、《山里山外美术作品集》策划编辑,华夏文化出版社 2006年;
5、参编/副主编美术学专业教材《美术教育实习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个人荣誉

创作作品参展、发表及获奖:
1、水彩画《静物》入选首届“墨海精英”国际书画艺术大展,1997.7;
2、水彩画《失水的苹果》入选“97庆祝香港回归”湖北省美术作品展览,并获优秀作品奖,1997.9;
3、油画《静物》发表于《恩施日报》,1999;
4、水彩画《土家老寿星》、《奇妙的光》发表于《恩施日报》,1999.8;
5、中国画《世纪末情结》入选》“迎接21世纪”湖北省艺术大展,1999.12;
6、油画《火之祭》发表于《湖北美术学院报》,2000.3.20第三版;
7、水彩《静物》《土家老寿星》发表于《湖北美术学院报》,2000.3.27第三版;
8、水彩画《青花瓷》发表于《湖北美术学院报》,2001.3.27第三版;
9、中国画《圣贤!?我们?!》入选“湖北省高校教师美术作品展览”,并获铜奖;2001.9;
10、国画《无悔青春》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湖北省美术作品展览,并获优秀作品奖,2001.
11、中国画《寻梦·家园》获第二届湖北省高校美术教师作品展览优秀奖,湖北省文化厅、教育厅主办;入编《湖北省高等学校美术大展优秀美术作品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3;
12、中国画《不使枪的英雄们》 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60周年” 湖北省美术作品展览,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2003;获湖北省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参加“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家协会,2003;
13、中国画《无悔青春》获“庆祝恩施自治州建州2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恩施自治州美术家协会,2003;入选“鲁艺杯”全国高校美术教师作品展,鲁迅美术学院主办,2004;获“湖北省楚天群星奖”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2004;
14、中国画《城里人·乡下人》之一获第十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览佳作奖,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2004;入编《湖北省第十届美术作品展览作品集》,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
15、中国画《无悔青春》、《秋韵》发表于《中国收藏》,2006.12;
16、中国画《城里人·乡下人》之一、之二发表于《美术观察》(美术核心期刊),2006.12;
17、中国画《武陵春色》之一、之二发表于《国画家》(中国画重要学术期刊),2007.5;
18、中国画《圣贤!?我们?!》发表于《国画家》(中国画重要学术期刊),2007.5;
19、中国画《融》之一、三、四、六入选“鲁艺杯”全国高校教师作品展览;获“鲁艺杯”全国高校教师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鲁迅美术学院,2007.12;
20、中国画《融》发表于《美苑》(艺术类核心),2007.12;
21、中国画《界线》之二、之四发表于《艺术百家》(艺术类核心)2008.3;
22、中国画《家在青山绿水间》、《家在白云间》发表于《艺术百家》(艺术类核心)2010.5;
23、中国画《戏里戏外》之二发表于《民族艺术》(CSSCI,艺术类核心)2011.4;
24、中国画《戏里戏外》之六发表于《民族艺术》(CSSCI,艺术类核心)2012.2;
25、中国画《武陵山人系列之哥在山顶打伞来》、《武陵山人系列之妹妹坐在三墩岩》发表于《艺术百家》(CSSCI,艺术类核心)2012.5.
28、彩墨画《妹妹坐在三墩岩》入选日本第33回国民文化节第五场“大分·武汉友好美术展”,并获优秀作品奖,2014年,日本。
29、彩墨画《武陵山人系列之耍耍》《武陵山人系列之萨伊尔嗬》入选2014“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山水一家情美术作品展览,湖北省美术院主办.2015.8.
30、中国画《武陵土家》(与谭崇正合作)入选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美术创作重点工程项目”,并入选湖北省美术创作重点工程项目优秀作品展览,2019年,湖北美术馆。
31、中国画“武陵山人系列”之《乡场候车》《祖孙》《上车回家》《手推车》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湖北省美术院2019年文化扶贫成果展示”,2019年,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
32、中国画作品《我和我的祖国:龙船调故乡的子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长江万里情——湖北省美术院主题创作展”,2019年,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
33、中国画《游子身上衣》入选杭州市委宣传部、恩施州委宣传部等联合主办,西泠印社承办“决战决胜·大美与共——‘走进美好新生活’主题艺术作品展”,巡回展览,2021年,杭州西泠印社美术馆。

论文发表、获奖、参会:
1、内化思想,外化形式——以表现形式为切入点的素描基础教学探寻.湖北省第二届高等学校艺术教育论文评选优秀奖,2003;
2、 从对形的研究拓展高校美术教学的新空间.中国人民教师2006.3;全国艺术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中国教育协会,2006.3;
3、从写意美学艺术观看中国戏曲艺术的写意性.戏剧文学(核心期刊),2006.3;
4、原生态与艺术创作中的拿来与创新.电影评介(核心期刊),2006.19;
5、美术专业学中学生的六大意识培养.美术大观,2007.9;
6、艺术人类学与土家族研究.土家族确认五十年(1957-2007),胡茂成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8;
7、论文“唐崖土司王城数字化保护与虚拟重建的方法研究”,武汉大学软件工程硕士论文,2009.5;
8、唐崖土司王城数字化保护的方法研究.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论文评选二等奖,2009.12;
9、武陵地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方法探析——以唐崖土司王城遗迹为个案.前沿(人文社科核心期刊),2010.18;
10、民族高等院校非艺术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大家(社科类核心期刊),2010.10;
11、The Cultural Choice in Inheri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ujia Tape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ization”.2011 IEEE第十二届国际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与概念设计学术会议,入编论文集,2011.12;CPCI-S(原ISTP)收录,2012.12;
12、武陵地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方法探析——以唐崖土司王城遗迹为个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五届(2008——2010)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1.12;
13、信息技术视域下土家织锦传承与发展的策略建构.民族艺术(CSSCI,艺术类核心),2012.1;
14、民族高校数字艺术专业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大家.2013.7;
15、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数字虚拟技术运用.前沿.2013.8;
16、当代艺术作品时空关系的建构与生成.美术大观,2013.11;
17、The application of the virtual technology in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cultural heritage. 参加“2014年建模与仿真的方法、技术及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SMTA 2014)” WIT模型与仿真期刊出版社.2013.12,中国·三亚;EI收录,2014.12;
18、基于“悬隔”的美术与设计创造思维训练和创作能力培养.教育教学论坛,2014.1;
19、仪式场域与惯习: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传承的生态空间.参加“2014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小组发言,2014.11,中国·北京
20、仪式场域与惯习: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传承的生态空间.民族论坛.2015.1;
21、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文献研究述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核心).2015.3;
22、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核心技术及空间文化解读. 参加“2015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小组发言,2015.10,中国·无锡;获第二届“费孝通艺术人类学优秀论文奖”;
23、非艺术化数字影像与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传承方式建构.民族论坛.2015.5;
24、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核心技术及空间文化解读.前沿.2015.06;
25、民族艺术学视域下土家族吊脚空间文化解读. 参加“中国艺术学的传统资源与当代构建理论研讨会暨第十一届全国艺术学年会”,会议交流发言.2015.11,中国·北京;
26、恩施美术创作中的地域性与当代性进程.恩施日报,2016.4.14;
27、民俗文化传承方式对民族高校美术创新教育的启示.美术教育研究,2016.6;
28、建国以来民族艺术创作的地域性与当代性进程.参加“2016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小组发言,中国·长沙.2016.9;
29、民间技艺传承方式“参师”的艺术人类学价值阐释.艺术探索.2016.06;
30、民族艺术精神的流变与当代转换.第三届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高峰论坛.中国北京.2016.12;
31、人神共存的恩施傩面具色彩运用探析.民族论坛.2017.06;
32、承传与嬗变:少数民族地区公共艺术的功用——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大连.2017年,第一;
33、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的群体记忆与精神符码.铜仁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7;
34、自信与内省:少数民族地区公共艺术的地域文化承传功用与嬗变,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9.06.第一;
35、艺术民族志书写中的图像修辞与非逻辑形式反思.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昆明.2019年;
36、艺术民族志书写中的图像修辞与非逻辑形式反思.中国艺术学(创刊号).2021年;
37、艺术民族志书写“和”“美”体验与分享.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03.第二。
 

教学质量工程:
1、主持省级一流课程《素描》,2020年,湖北省教育厅;
2、获湖北民族学院第三届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年,主持人;
3、获湖北民族学院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三等奖,2002年;
4、参与国家民委教学成果评估“一线两翼:民族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新路径”,获评估A类,第二。
5、参与“一体两翼:民族高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多元协同 实践强基——地方高校美术专业教学思维模型的建构与探索”,2项均获湖北民族大学第一届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

其他奖励:
1、获湖北民族学院优秀教师、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等;2003、2003、2005;
2、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2007、2009、2010、2012;
3、获恩施自治州第三届文艺创作成果评选三等奖,2008、6;
4、获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表彰湖北省文联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1.12;
5、获第二届“费孝通艺术人类学”优秀论文奖.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