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专家学者库资料来源主要由学校官网及专家个人提供,如有内容不符,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电话:87324688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博士,国家公派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建筑系副系主任。
中文名 王振 领域 环境工程
性别 所在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所在部门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专业职称 副教授
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生 是否博导
研究方向

城市形态与气候、绿色建筑与创新设计、建筑设计研究

人物简介

教育背景:
2004.9 ~ 2008.12 华中科技大学   -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博士学位  -  研究生(博士)毕业
2002.9 ~ 2004.6 华中科技大学   -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硕士学位  -  研究生(硕士)毕业
1996.9 ~ 2001.6 武汉大学   -  建筑学  -  学士学位  -  本科(学士)

社会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绿色建筑理论与实践学组委员
2019.9-至今
《新建筑》《南方建筑》期刊通讯评审专家

代表性论文

[1] Yuan HUANG,Zhen WANG. Comparative Study o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Urban Textures: Form, Energy and Climate[A], ICUC9-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rban Climate jointly with 12th Symposium on the Urban Environment[C], Toulouse,2015:7.
[2] 杨波,李书娟,海莉·安·沃,帕梅拉·布莱克摩尔,王振.为提升雨水质量而设计的绿色基础设施:美国西部黎明社区[J].景观设计学,2015,3(04):12-21..
[3] 王振,李保峰,黄媛.从街道峡谷到街区层峡:城市形态与微气候的相关性分析[J].南方建筑,2016(03):5-10..
[4] Zhen Wang,Bo Yang*,Shujuan Li,Chris Binder. Economic Benefits: Metrics and Methods for Landscape Performance Assessment[J]. Sustainability,2016,8(5):.
[5] 董贺轩,何妍伶,王振*.市井·集体·邻里:中国住区的开放空间与老龄交往及其关联研究——基于武汉多模式住区实证比较[J].中国园林,2019,35(06):23-27..
[6] 赫高明,王振*.共享经济下对住宅空间使用模式的初步探索[J].华中建筑,2019,37(08):31-35..
[7] 谭刚毅,张凤婕,王振*.明清至民国汉阳城市空间演化及其城市意志探究[J].建筑学报,2020(01):94-101..
[8] 司睿,任绍斌,王振*.基于风热环境的开敞空间周边建筑围合研究[J/OL].南方建筑:1-9[2021-11-22]..

科研成果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50578067,夏热冬冷地区基于节能与气候适应性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2006-01至2008-12,参与,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50978110,长江中下游大中城市基于节能的城市中心区设计策略,2009-01至2011-12,参与,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基金项目,51008135,夏热冬冷地区基于微气候改善和优化的城市街区形态研究,2011-01至2013-12,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基金项目,51208387,基于适应性热舒适的湖北山区农宅设计策略研究,2013-01至2015-12,参加,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51538004,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耦合机理与控制——不同地理特征城市微气候调节,2016-01至2020-12,参加,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51978296,基于街区尺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建筑能耗影响机理及引导性设计指标,2020-01至2023-12,参加,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52078229,城市街区绿色基础设施的空间模式与微气候、雨洪过程的联动影响机理研究,2021-01至2024-12,主持,

主要著作

[1] 绿色城市街区——基于城市微气候的街区层峡设计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94千字,2010.

个人荣誉

2017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老师
2016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8分册建筑专题(第三版) 绿色建筑专题编写专家
2006    建设部科技司优秀论文奖
2012    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