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专家学者库资料来源主要由学校官网及专家个人提供,如有内容不符,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电话:87324688
1949年11月生,江苏靖江人,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武汉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民族研究》编委,荣休教授。
中文名 朱炳祥 领域 社会学
性别 所在单位 武汉大学
所在部门 社会学院 专业职称 教授
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生 是否博导
研究方向

社会文化人类学

人物简介

曾任武汉大学社会学系主任(2007年5月-2013年5月),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社会学会副会长(2007-2014),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早年提出“文化发生学”的概念并出版了系列专著,受到哲学家张岱年、民族学家刘尧汉、中国诗经学会会长夏传才教授等著名学者的褒扬,被认为具有“开创性”、“首创精神”。
1990年代,将学术实践转向人类学研究,自1995年起,在彝族、白族、土家族进行过长期田野工作,其中在大理周城白族村进行过为期800多天的田野工作(包括2000年全年的完整周期)。其间从田野材料出发提出的一些理论观点被认为“以中国民族学案例修订了国际人类学研究的理论框架”。
自2011年以来,在对国际人类学的“科学民族志”与“后现代民族志”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主体民族志”的学术理念,已经出版《对蹠人》系列民族志三卷,受到人类学界关注与重视。有专家评论《对蹠人》系列民族志具有“开创意义”,“称得上与西学对话的哲学人类学佳作”。
2018年退休。

代表性论文

1.《民族宗教文化的现代化》,《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
2.《继嗣与交换》,《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
3.《宗族的民族性特征及其在村治中的表达》,《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
4.《社会文化变迁中的白族村民:段元参个人生活史研究》,《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5.《反思与重构:论“主体民族志”》,《民族研究》2011年第3期。
6.《“农村市场与社会结构”再认识》,《民族研究》2012年第3期。
7.《再论“主体民族志”:民族志范式的转换及其“自明性基础”的探求》,《民族研究》2013年第3期。
8.《通婚圈与民族社会的变迁》(第一作者),《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9.《地域社会的构成:整体论的视角——以摩哈苴彝族村和周城白族村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10.《文化创新的基层实践》,载《文化资源 文化产业 文化软实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何为原生态?为何原生态?》,《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年第3期。
12.《族群、民族和谐机制研究——摩哈苴的田野观察》,载《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惠及凶神恶煞:一种民间宗教态度——“大理周城白族村田野调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14.《宗族与国家共存》,载《珞珈讲坛》第4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人类学视角下“龙”的形成与变迁——兼对“重新建构中国国家形象”说法的学术回应》(第一作者),《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6.《摩哈苴彝村“出行”群体与地域关系结构——“祭祀圈模式”解释力的局限》,《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7.《构建人类学的中国体系》,《百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8.《人类学视角下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中国风格”》(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9.《宗族在村治中的地位》(第一作者),《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0.《张力的度量——以“朝珠花的传说”为例对国家与民族社会关系的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1.《文化解释的界阈》,载冯天瑜主编《人文论丛》2003年卷。
22.《村治权力与仪式变迁》,载《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3.《族群认同与族际交融的并置》,载《族群与族际交流》(国际族群研讨会论文集),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24.《全球化与本土化相互关系的发生学阐释》,《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25.《彝族吉符“卍、卐”研究》(第一作者),《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26.《一个文化变迁的斜向结构——周城“蟒蛇共蝴蝶”文化现象的田野调查及分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27.《名实关系论》,《上海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28.《文化叠合与文化还原》,《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29.《论汉语的发生学道路》,《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30.《“风”之还原》,载《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
31.《中国诗歌发生研究史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32.《“一分为二”观念的起源》(第一作者),《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33.《关于中国文化发生学研究的思考》,《江汉论坛》1996年第1期。
34.《论汉字与汉语的原始关系》,《江汉论坛》1995年第3期。
35.《“词语扇面”论─—兼评现代楚辞学史上两场重大学术论争》,《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9期。
36.《符号内涵的历时性还原──一个原始文化研究的基本方法》,《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37.《论神的观念的起源》,《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38.《伏羲图腾的文化史意义》,《荆州师专学报》1995第1期。
39.《“玄”字本义索解与“道”之原型探求》,《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5第3期。
40.《论汉语言文字的三维性特点》,《云梦学刊》1995年第4期。
41.《图腾观念的起源──论“食物致生”“食物致孕”》,《南开学报》1994年第5期。
42.《“德”之语义与老子的思想内核》,《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43.《略论洪水造人神话在初民思想史上的意义》,《中州学刊》1993年第3期。
44.《楚辞研究方法论的历史发展》,《求索》1992年第4期。
45.《屈骚神话的构成与南北文化的交融》(第二作者),载《楚辞研究》,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
46.《人类精神初次觉醒的产物——论〈诗经·周颂〉在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第二作者),《武汉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科研成果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村民自治与宗族关系研究”(02BSH011)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地域社会的构成”(05BSH029)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族地区宗教文化现代化调查研究”(11ASH007)
4、教育部2014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主体民族志”(14JHQ028)

主要著作

1.《村民自治与宗族关系研究》(独著),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社会人类学》(独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国家级教材。
3.《中国诗歌发生史》(独著),武汉出版社2000年版。
4.《伏羲与中国文化》(独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土家族文化的发生学阐释》(独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人类学基础》(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武汉大学通识课教材。
7.《楚辞学史》(第二作者),武汉出版社1996年版。
8.《土地制度与土地文化》(主编),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9.《周城文化》(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个人荣誉

1、《民族宗教文化的现代化》(独撰),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年);
2、《反思与重构:论“主体民族志”》(独撰),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人文社会科学)(2015年)
3、《继嗣与交换:地域社会的构成》(独撰),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
4、《宗族的民族性特征及其在村治中的表达》(独撰),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年);
5、《反思与重构:论“主体民族志”》(独撰),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5);
6、《彝族吉符“卍、卐”研究》(合撰,第一作者),获云南省人民政府第七届(2001-2002)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7、《楚辞学史》(合著,第二作者),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1994-1998)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