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page was saved using WebZIP 7.0.3.1030 offline browser (Unregistered) on 07/04/17 10:14:46.
Address: http://www.hbskw.com/view.jsp?id=201206060912430034
Title: -决策咨询-湖北社会科学网  •  Size: 35335
当前日期:   天气预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决策咨询 - 社科专家市县行
湖北日报深度报道“荆州行”活动
学者专家团赴荆州调研 把脉问诊古城助推壮腰工程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2-06-06    浏览次数:2561 次

    近日,省社科联组织的湖北省社会科学专家咨询团赴荆州,围绕加快荆州振兴、打造湖北长江经济带“钢腰”主题展开调研、咨询。4天来,专家们深入荆州37家企事业单位,实地察看、走访,举行了6次现场座谈会、1次专家咨询团意见反馈会,通过“望、闻、问、切”,为“壮腰工程”把脉问诊,助推古城发展。

  荆州市委书记李新华说,荆州“壮腰”是要“壮脊椎”,不能急功近利,要立足长远,认真谋划,最终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专家咨询团此行意义重大,专家们的意见建议,将成为荆州实现“壮腰”的行动纲领。“要资金,不如要项目;要项目,不如要政策;要政策,不如要战略。”荆州市市长李建明表示,此次专家咨询团提供的智力援助,绝不亚于省直部门对荆州真金白银的支持!

  

    【腰软症状一】昔日的经济高地,已塌陷成经济洼地

  南京大学教授崔功豪说,荆州(沙市)曾在1985年地级(以上)市评选中排全国第二位(上海是第一位),现在掉到150位。

  

    【药方】围绕“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块金字招牌做足文章

  

    省社科院研究员陈文科指出,荆州的振兴在工业,荆州壮腰的重点也在工业。去年12月20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设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是全国第5个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因此,要用足、用活国家级示范区在土地、税收及企业落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华中科技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建华说,应围绕这块金字招牌,高起点规划,合理选择产业,充分挖掘金字招牌的潜力。省社科院农经所所长邹进泰认为,“壮腰”工程属于省级层面,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层面,所以一定要叫响,在高速公路上、城区的主干道上,都可以宣传这块金字招牌。

  

    【腰软症状二】交通需求性、结构性、协调性、制约性矛盾凸显

  荆州市二级以上公路(1563公里)占通车总里程约8%,远低于全省20%的平均水平;高速公路总里程214公里,仅占全省5.8%,通达高速公路县市比例为50%,低于全省80%的平均水平。全市现有4471座桥梁,其中2708座属三类以上危桥。

  

    【药方】交通先行,打造“1小时交通圈”

  

    “壮腰,首先就是壮经络。”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教授蒋惠园提出,荆州应建立“1小时交通圈”——从荆州到下辖各县市区及武汉、宜昌、襄阳等城市均不超过1小时,着力构建能力充分、布局协调、衔接顺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光认为,荆州若要实现振兴,首先需要把区位这一“潜在优势”激活,使之真正发挥效用。荆州地处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随着汉宜铁路的开通、北煤南运大通道的建设,荆州将成为全国铁路交通网上的重要节点和中部能源基地新秀。

  “即将开通的汉宜高铁是机遇也是挑战。一定不要像武广高铁开通时那样,蜂拥而至的游客让武汉显得措手不及。”武汉大学教授伍新木发问:“荆州准备好了吗?”

  

    【腰软症状三】文化优势没有变为产业优势

  资源禀赋不能与市场对接,优势的文化资源难以变成作品、产品和精品,缺乏支柱性文化产业。

  

    【药方】文化资源开发切忌零碎化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说起荆州的文化灿烂、历史底蕴深厚,人人称道;说起荆州的文化旅游产业,却是表情复杂。省社科院副院长刘玉堂认为,文化壮腰,必须有一大批文化产业做支撑。目前,荆州市对特色文化定位不明,建议对外统一宣传、直接打出荆州文化5个之最:楚文化底蕴最深厚、三国文化资源最丰富、古都文化要素最完备、红色文化类型最经典、湿地文化特征最鲜明。同时,对这些独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包装。

    华中师范大学城乡发展规划与研究中心主任曾菊新说,荆州古城文化不要急于开发,切忌零碎化,一定要大手笔、大概念去做。武汉大学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张薇说,荆州旅游发展要对接市场需求,以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为战略目标,突出古城历史风貌、荆楚大遗址文化旅游、海子湖旅游新城三大板块的建设和发展。(记者 陈岩  通讯员 刘凤刚 文嵘)